發刊詞
上週與朋友聚餐,席間朋友問起是不是很久沒發電子報了?
其實日常都還持續累積發刊的素材,只是有些想法還沒有法好好轉化成理想的文字和語言溝通形式。和朋友聊完後,有點豁然開朗,也許那些想說的事情不用那麼急著說,有時候就是需要時間來熟成。最近也愈來愈能體會「耐心」作為一種美德的品質。
xxxx
去年下半年,因緣際會購入了頭戴式 EEG 腦波偵測儀,於是展開延宕很久的 FFR (Frequency Following Response) 實驗。最早由 Robert Monroe 的書上閱讀到此技術,多年以來主要都以 Monroe Institute 的產品和服務來切換各種意識狀態,因為想要更了解這個效應,於是一直在關注 EEG 腦波儀的動態。大概十年前在 Taipei Hacker Space 首次接觸到 NeuroSky 的腦波儀後就想要設計一個實驗,沒想要從有這個想法到真的入手測試,竟然就是十年。
這幾個月,累積了超過百位的測試對象,邊測試邊閱讀相關研究報告,慢慢的整理出一些心得,也萌生「是否可以將此作為一個職業選擇和生涯規劃」的想法。
也許可行。
不知道這條路往下走會通往何處,月下雙塔後面的小徑在召喚著我。
那些亮晶晶的碎片
▍🎧 Blow吹音樂選:2022年度30張台灣原創音樂專輯
https://blow.streetvoice.com/65329/
皆是一時之選,值得試試品味!
▍ 📜 小學堂 | 崇羲篆體
https://xiaoxue.iis.sinica.edu.tw/chongxi/
王心怡女士學習小篆逾三十年,在臺師大、北師大學習文字學,又花了很大功夫編製《商周圖形文字編》,認認真真的把文字學專業學習通透。她有特殊的感受力,感受到上天要她完成篆字的書寫。而一向對電腦中文關心備至的謝清俊教授也提議要開發一套適合各界使用而又合於文字學專業要求的全篆字,在各種因緣具足的條件下,心怡欣然接受了這個任務。在謝教授的領導下,莊德明先生和我義無反顧的加入了這個行列。經過三年多的努力,這個工作基本完成了,令人欣慰。
▍ 🎻 All of Bach 全巴哈計畫
https://www.bachvereniging.nl/en/allofbach
現在的音樂家綜合了三百年來的詮釋、編曲、樂器和無數的錄音作品,盡可能讓觀眾體驗巴哈音樂的美妙,荷蘭巴哈協會(The Netherlands Bach Society)正是為此而生。自1921年成立以來,每年都有音樂家和歌手組成的合奏團舉行60至70場音樂會。2011年,荷蘭巴哈協會的藝術總監喬斯‧范‧範霍文(Jos van Veldhoven)心生一個想法:如果他們把巴哈的所有曲子都演奏一遍會怎麼樣?這個想法聽起來沒什麼,但要知道巴哈一生創作了一千多首獨立的曲子,也從來沒有人這麼做過。
— 摘自「M Plus+」
▍ 🌳 聆聽一片森林
在搜尋「聲景」資料時,找到了這個網站,裡頭匯聚了世界各地的「森林聲景」錄音。閉上眼睛,瞬間夠過聽覺讓你回到地球母親的懷抱。
跋
過去的一年,根植在信念系統裡的某個「過時」的價值觀逐漸的鬆動、崩解了。今年是一個從崩解的廢墟中重建的開始。日後也許可以用更具象的方式訴說這個內在過程,不過現在只能使用這個方式。
今天剛好是我的生日,點播一首歌送給大家:
那我們就下次見囉。
嘿很開心又再收到了電子信、謝謝你的分享、生日快樂♡